新闻中心
量化低碳行为,武汉公开征集精准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17
浏览次数:816

“武汉市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较好地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控制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多的在汉企业参与碳达峰、迈向碳中和。” 在7月12日举办的全国低碳日武汉市主场发布会上,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辉介绍。

近年来,武汉市在建筑、交通等领域加快低碳发展步伐,被评为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碳汇能力持续提升,成功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获评国际湿地城市,成为全球首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积极打造全国碳金融集聚区,武汉全市绿色信贷投放规模不断提升。

据悉,武汉积极探索具有示范性、推广性和可复制性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全国最早一批探索碳普惠机制的城市。2023年3月,武汉江汉区北湖街道成功入选“C40绿色繁荣社区项目”试点项目目。

武汉江汉区委副书记、区长叶文静介绍,近年来,江汉区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出台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打造绿色金融功能平台,搭建“长江双碳行动伙伴平台”,积极争创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低碳发展,武汉市还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上月,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建设了“武碳江湖”个人低碳生活平台,该平台可以将市民的低碳行为计算为减排量并发放至个人碳账户,积攒的减排量可以在平台里兑换礼品。但如何为市民的低碳行为进行量化?当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面向公众征集碳普惠价值计算方法。

所谓“碳普惠”,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个人、家庭、中小微企业的低碳行为进行量化,并通过经济或政策激励机制赋予价值,从而正向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低碳行动的一种减碳机制。

“市民的低碳行为之所以能够被量化并实现价值转化,离不开一个叫‘方法学’的东西。”武汉市生态环境大气处副处长万祎介绍,方法学作为监测和核算低碳行为和减排项目的规范性工具,是武汉市碳普惠体系的重要组成。为了更准确记录市民为“双碳”目标作出的点滴贡献,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武汉市碳普惠方法学征集意向,“欢迎各相关单位踊跃报名参与方法学的征集工作,一同为武汉碳普惠方法学建言献策”。

一份合格的碳普惠方法学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那么,哪些行业领域和项目适合开发武汉碳普惠方法学?一个项目是否具备碳普惠实施条件如何判断?

“现在,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项评价指南得以解决。”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发布武汉市碳普惠方法学开发可行性评价指南。他介绍,该指南建立起一系列评价指标,对有开发意向的碳普惠方法学进行全面评估,既能为政府主管部门筛选出适宜本地发展的碳普惠方法学提供参考,也能够给有意愿开发碳普惠减排项目的企业从技术可行性、减排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当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关于武汉碳普惠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为武汉碳普惠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